第30章

    

乾清宮——東暖閣。

身穿大紅直身袍服的駱養性跪地請罪,準備聆聽聖訓。

坐在禦案前的朱由檢並冇有看向跪在地上的駱養性。

片刻後,朱由檢才一邊看著手中的奏摺一邊開了口:“朕再三叮囑,派到地方上負責收繳贓銀的錦衣衛官差一定要挑選得力忠心的。”

“可恰恰朕最關注的陝西卻最先出了事。”

“洪承疇的摺子上寫的很清楚,辦差的錦衣衛前前後後拿了陝西官員的賄銀五萬六千兩。”

“那個名叫李豐祿的錦衣衛千戶一個人就拿了三萬四千兩,西安府的官員本應上繳贓銀七十六萬餘兩,可最終報上來的卻隻有五十一萬三千六百三十三兩。”

朱由檢放下手中的摺子,看了看跪伏在地的駱養性,不無諷刺的說道:“這筆買賣做的倒真是挺值啊!花了不到六萬兩的銀子行賄,便省下了二十多萬兩。”

“說來也巧,洪承疇的摺子與東廠的複勘密報同一天入了京,兩邊上報的數目也是絲毫不差。”

“這個李豐祿是你親自挑選的,那就由你親自來審吧,看看洪承疇上報的與東廠的複勘是不是屬實。”

“臣萬死!”駱養性羞愧難當,以額觸地請罪道:“臣用人失察冇有辦好聖上交辦的差事還讓皇家蒙了羞,請皇上降罪!”

“錦衣衛代表皇家行事,你們出了事朕的臉上自然無光。”朱由檢皺了皺眉:“讓皇家蒙了羞是小,頂多讓人看一看朕的笑話而已。”

“可李豐祿之流與這些禍國殃民的官場敗類同流合汙損害的不僅是朝廷的利益,最終受苦受罪的還是我大明的百姓!”

“這百姓要是因為**而受了苦受了難,那就是天大的事!朕不管以前大明的官員是如何做的,但新朝絕對不允許任何人去觸碰這條紅線......”

“國家有困難,朕可以苦一苦,百官也可以苦一苦,唯獨不能苦了大明之百姓!”

“正因為李豐祿之流收了這些貪官汙吏的錢財,才讓他們可以放下心來繼續貪墨賑災糧款。賑災糧款都進了這些人的私囊,那些受災受難的百姓就得繼續餓肚子,甚至餓死人......”

“災民們活不下去了就會有人站出來造反,有人站出來造反那就是朝廷的失德。”

朱由檢直視跪在地上請罪的駱養性,語氣中充滿了後怕:“不幸之中的大幸,此事被髮現的及時尚未釀成民變!積極補發賑濟糧嚴懲貪墨官吏猶時未晚。”

“朕之前就告訴過你,負責內部糾察的南鎮撫司應該給予更多的權力和重視,這是保證錦衣衛自身不出問題的基本防線。”

“此事也算是給錦衣衛敲響了一個警鐘,回去好好自查一下,李豐祿之流有一個辦一個,以後用人辦事且得加倍用心,不要再給朕的臉上抹黑了。”朱由檢麵色嚴肅,沉聲道:“罰俸半年,留職檢視。再有類似事件發生,你這個錦衣衛指揮使就自行請辭吧!”

“累臣謝聖上隆恩.....”駱養性隨即領罪謝恩:“累臣一定以此事為戒,完善整頓錦衣衛內事,務求從根源處杜絕誤國不法之事。”

-------------------------------------

待進宮請罪的駱養性離開後,朱由檢立即讓王承恩擬定了一份旨意送到內閣交辦。

此次,陝西發生的這件事情讓朱由檢意識到了繼續加強官員廉政監管的必要性。

當看到洪承疇上報陝西佈政使甄時潭等人依舊肆無忌憚地貪墨賑災糧款之時,朱由檢當真的是被嚇出了一身的冷汗!

要知道,曆史上的第一代“闖王”高迎祥就是在崇禎元年於陝西境內帶著一群活不下去的饑民起事造反的。

陝西境內的農民起義可謂是掀起了明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

所以,朱由檢特彆重視多災多難的陝西地界。

朝廷籌集賑災糧款的時候也是優先向陝西撥放的。

隻是,朱由檢還是低估了甄時潭之流的膽大和貪婪。

朱由檢年前就曾多次下旨三令五申強調全國賑災的重要性,並言明各地受災之地如有賑濟不力者必定給予嚴懲。

冇想到,在這個風聲這麼緊的時期,他們竟然還敢在賑災糧款上麵打主意。

此次,他向內閣交辦的旨意便是要在全國範圍內組建一個全新的監察部門——廉政監察院。

顧名思義,廉政監察院就是專職負責地方官員廉政紀律的監察衙門。

朱由檢要組建一個類似於後世廉政公署的全新反貪機構。

這將是一個專門打擊貪汙犯罪的獨立執法機構,廉政監察院獨立辦案直接對皇帝負責。

任何人都可以向廉政監察院檢舉官員的不法之事,甚至可以通過廉政監察院直接告禦狀。

而對於廉政監察院的人員選拔任用也不會通過吏部。

廉政監察院的基層辦公人員將優先從品格優良的寒門百姓中選取。

朱由檢的目的很明確,他就是要想儘各種辦法將官員的貪腐之風遏製住。

隻有將百官的貪腐之風遏製住,這天下百姓才能最大限度的享受到朝廷的福澤,才能將喪失的民心收回,才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隻要讓百姓感受到朝廷對他們的重視,讓他們有口飯吃他們就不會揭竿而起。

所以,對於現如今的大明朝而言,想要避免陷入內患之憂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拿出錢糧讓大明的百姓們吃上飯。

曆史上大明朝的皇帝們也並不是不知道這個道理,但他們卻根本冇有把這件事情真正放在心上。

比如萬曆時期,百姓們受了災國庫一時間拿不出那麼多錢賑濟,但萬曆皇帝的內帑裡卻有的是錢,可人家根本就不願意往外掏。

換言之就是,想要讓統治者往百姓身上掏錢那簡直比挖他們的肉還要難受!

更何況中後期的明朝一向有“苦一苦百姓”的習慣,他們寧願看著饑民造反也不願意拿錢撫民。

無論朝廷缺不缺錢他們都已經習慣了從百姓身上壓榨取財的做法。

曆史上的崇禎在麵對財政問題的時候,最先想到的解決方案依舊是“先苦一苦百姓”,以加稅的方式來緩解財政危機。

此時的大明百姓連活都活不下去了朝廷卻還要從他們身上繼續壓榨,百姓焉能不反呢?

因此,朱由檢從根源著手,就本著大明百姓可以吃上一口飽飯的這個大前提積極施行新政。

朝廷有了錢,優先賑濟災民;懲貪腐減雜稅,從實際方麵為民減壓。

接下來還要挑選合適的時機逐步進行土地的丈量以及全國範圍內推廣土豆、玉米、蕃薯等高產農作物,有宋應星這個當代神農在,改良農作物的產量也不是什麼難事。

再就是開放海禁後,朝廷不僅可以增加關稅收入還會從遠洋貿易上獲取钜額利潤;到時候從國外引進采購糧食也大為便捷。

隻要把民心收複讓百姓們不走上作亂的道路,大明最大的內患也就迎刃而解。

屆時,以大明之底蘊還怕收拾不了一個後金之患嗎?